PM2.5的居高不下,城市雾霾的加剧,使得生活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房地产行业也开始探寻新的建筑形式,来适应人类社会变化带来的居住变化。为建筑披上“绿色外衣”,已经成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最为流行的行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打造科技、健康的住宅随之成为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专家声音 绿色建筑理念需要产业化来实现 早在201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要求规划期末,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不难看出,是中国住宅产业化不可逆转的形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建筑师、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主席开彦,作为中国首批从事绿色建筑行业的专家,向记者阐述了其产业化与绿色建筑发展的独特见解。 “想要做到真正的绿色建筑,把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是必不可少的路径,产业化是绿色建筑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开彦认为,“我国的建筑量很大,与全世界的建筑量大约相等,但是我们的生产方式还很落后,需要创新改革。” 目前,产业化问题很受国内外的关注,但是我国的产业化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起步的阶段。开彦表示,我们目前把装配化作为产业化的追求目标是错误的。产业化是一个生产链,从建筑设计到产品、材料,要做到标准化、序列化。但是我国目前建筑的生产方式是,橱柜是木工来做、电是电气工程师做、煤气更是在所有装修都做完后才来做。如果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工厂化先做好,然后通过集装箱运输,最后完成装配,这样装配的速度就会很快、质量也会很好。“我们要做到像生产汽车一样的生产住宅,像做轮船一样的设计建筑的空间。未来,如果我国的建筑可以做到产业化,便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达到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理念。”开彦如是说。 市场声音 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绿建的好处 当前很多城市准备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江苏省便是全国第一个以省级名义对绿色建筑实行强制的省份,据悉,2014年湖北省也将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对于政策的强制执行,业内人士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绿色建筑的行动方案还是应该提倡的,它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居住舒适度有很好帮助。但是应该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包括开发商利润状况去制定标准,而不应该只出台强制标准。”某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 “强制标准应该只是个底线,真正追求质量好的绿色建筑产品,还是要靠开发商主动性、靠市场导向。建议底线应该放低一些,用市场化手段去引导消费者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追求更绿色、更环保的商品房。如果所有项目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就不会再称之为项目附加值。”从北京情况来看,很多中高端项目都增加了绿色系统,像空气净化、恒温恒湿等。绿色建筑做的好坏,一方面是配备设备质量的好坏,另一方面是要考虑人住进去之后的感受。郭毅表示,“目前整个行业还比较鱼龙混杂,很多开发商在配备各种各样产品,但是如果不能把它们更好地结合起来,便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力。这就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加大监管。如果开发商本身压力成本比较大,强制执行又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不能单靠开发商推广,还需要中央相关部委去推广,向百姓推荐如何鉴别绿色建筑,例如建立体验的场所,让更多购房者切身感受到区别,又比如加了新风系统后,向购房者说明室内外PM2.5值的差别。“推广绿色建筑重要的是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商品的好处,从保障民生角度去推广。”郭毅表示。 政府声音 我国是绿建推动力度最大的国家 今年1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通知。“方案”以国办发2013年的“1号文件”正式转发,说明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国家层面关注,也让行业看到了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对于政策的实行及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记者采访了住建部绿色建筑发展处马博兴。 “在新型城镇化、绿色建筑推行大背景下,便要求建筑行业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目前,中央对绿色建筑推动力度很大,是因为政府强调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建筑行业要想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绿色建筑就是其中之一,以后还会提出建筑工业化,作为转型的重要途径。” 马博兴对记者说:“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政府这样大规模推动绿建。” 在谈到绿色建筑究竟要不要强制执行的问题时,马博兴表示,需要因地制宜地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去创新机制体制,否则真正做绿建就比较难了。目前,政府还在对绿色建筑实行奖励机制,对于江苏、上海等城市已经优先给予了国家补贴,“补贴是政府推动的一个手段,目的是要把绿色建筑引入正轨,将来市场健康发展之后,便不再需要此项政策了。”“绿色建筑的未来前景很广阔,我们要把绿色建筑提升到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马博兴态度肯定地对记者说道。 官方网站:www.chinaeasypc.com 官方微信:weidezhugongkeji 新浪官方微博: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