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确实一直不太顺利,不太成功,但要把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效益提升,不做好信息化也是没有出路的。
建筑行业的本质决定,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是比其它行业难做很多的,当然也可以远比现状好很多,当前信息最大问题就是: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就是错的。
很多施工企业信息化定位太高,这样的定位是不可能搞好信息化的。定位是过特级,系统上去后实用性不强又去怪厂商,这是完全错误的。
但一些企业信息化确实是为了管理提升,大部分效果也还不够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几点:
1)组织指导思想上,信息化的重要性级别远不够。
还未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必要条件,还是试试看的态度,建筑业信息化难度决定了这样的心态是做不好信息化的。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建筑业竞争还不够激烈,导致企业管理改善压力不够大。
具体表现在:信息化领导班子层次不够,很多是办公室主任代管,总工代管是很好的了,这在其它行业看来是很有些搞笑的。当信息化主管领导是第一或至少第二副总裁,且是专职领导的话,建企信息化就容易做很多了。
信息化绝对是一把手工程,二把手亲自抓是完全需要的,而当前国内施工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和负责人都只是配角的配角,还远远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足够复杂,决策层中有部分力量去研究、实施、推进信息化是完全不可或缺的。
2)信息化规划不合理、选型错误。
想好先上什么、后上什么才能循序渐进,取得效益,现在行业信息化规划基本上还没有找到具体的方案。路线图错了,就走到了一个不正确的地方去了。
施工企业信息化应该分哪几块,系统如何架构,先上哪一块,再上哪一块,行业还远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
3)投入不够大。
第一个问题决定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可能有足够的预算。
施工企业现在的投入来看,让厂商做好也是不太可能的,建企信息化相当难,需要的投入相当大,做成功获益更是巨大,施工企业现在的投入太少,与成功信息化离得远。厂商的研发和实施投入严重不足,做出好东西是难的。这与国际水平差距相当大,施工企业不能一味要求厂商该做到什么,而是要有合理的投入产出比。
是停止信息化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按现在状态持续,还是在调整方法、总结教训基础上加大投入加快前进?在爱必优得了解的情况看,三者都有,前两种情况多一些,有的甚至要马放南山,将系统和服务器也拆了。这表明前一轮特级资质信息化的结果令人悲观。
该如何选择今后的信息化道路?重新思考信息化要有更长远的战略思维,要脱离短期的功利思想。信息化一般来讲是执行层面的事情,但从其它行业和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实践来讲,都是战略的决定性支撑力量,不可或缺,即信息化已成为大规模生产企业战略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多的是要考虑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利用信息化的建设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经济冬天、成功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