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56 阅读
  • 1 回复

墙与柱的界定



剪力墙几何形状犹如竖起来的板,但其受力形态更接近于“柱”。剪力墙一般沿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的缺点是间距小,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大。通常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倍的剪力墙称为短肢剪力墙;大于8为一般剪力墙;小墙肢为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3~5倍的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小于3倍按抗震柱构造或异形柱构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第48页第1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端柱不论其形状还是受力均与框架柱相似,可以按框架柱计算,这容易理解,但小墙肢当作柱计算人们感到难以理解。第2条规定“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可见小墙肢、异形柱(独立暗柱)套柱的定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41页第10.5.1条规定:
当构件截面的长边(长度)大于其短边(厚度)的4倍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本规范的“条文说明”第308页又补充:“截面长度大于其厚度的4倍的构件按‘墙’进行截面设计和考虑考虑配筋构造;否则应按柱进行截面设计和考虑配筋构造。”
长度与厚度的4倍作为墙与柱分界。所以在纯剪力墙结构中几乎很少有“柱”的存在。当然也不排除“截面的长边(长度)小其短边(厚度)的4倍”的情况,有的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以偏盖全。
剪力墙端部、翼墙或转角墙处的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我们通常称之为“暗柱”,这是不是算柱呢?从受力角度,它们不能算柱,严格的称呼是“墙柱”,是剪力墙的竖向加强部位,它是墙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施工时除暗柱与墙分开绑扎外,模板和混凝土都是是整体施工丝毫不受暗柱影响。
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其它部位以及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肢端部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沿墙肢的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少于450㎜和1.5倍墙厚。当有端柱、翼柱或转角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根据建筑布置和受力需要,用异形柱代替框架柱或剪力墙作为竖向支承构件,以避免框架柱在室内的凸出,提高建筑物有使用面积,改善建筑观瞻,为建筑设计和建筑功能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同时采用保温、隔热、轻质的墙体材料代替剪力墙作为框架填充墙及内隔墙。
异型柱的形状有一字型、T字型、L型和十字型等,它们的厚度很小,一般为墙厚,它们的长度也不大,一般为墙厚的3至5倍。
异形柱与一般意义上形状复杂的异型柱是有区别的。异形柱比较规则,而异型柱外形比较复杂和不规则;异形柱厚度同墙厚,而异型柱厚度大于墙厚。异形柱形状与剪力墙结构中的墙柱(“暗柱”)完全相同,人们也往往把异形柱与墙柱相混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异形柱是独立的一字型、T字型、L型和十字型柱,而墙柱与剪力墙是不可分离的共同体。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与一般矩形柱(或圆柱)体系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具有各自的特性。异形柱与矩形柱二者在截面特性、内力和变形特性、抗震性能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主要用于住宅建筑,如别墅及多层住宅,其应用范围也扩展到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较为规则的宿舍建筑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中也可以设计少量框架柱。
异形柱的主要特征是柱肢厚度与墙体厚度相同。一些没有结构知识的造价员往往把异形柱称为暗柱,而在剪力墙结构中暗柱通常是套混凝土墙定额子目,所以也把异形柱套混凝土墙定额,这是概念性错误。当我对他们解释异形柱套柱定额时他们反驳说剪力墙中“暗柱”是否也要套柱定额?这又犯了逻辑错误,弄得我哭笑不得,与他争之急,辩之急也无济于事。
那么,我们不要从高深的构件受力和结构体系概念讨论,我们从定额含量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区别。我们知道,柱的定额含量和定额单价高于墙的定额含量和定额单价,因为完成柱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是与墙不同的,柱的施工难度系数特别是异形柱的施工难度系数比墙要大,耗费的人工要多,材料损耗也大,机械消耗也大,所以柱的定额含量和单价要高于墙。我们以上海93综合定额为例:异形柱C30每立方定额价是710.22元,其中人工消耗10.6工日,钢筋含量125公斤。混凝土剪力墙C30厚180mm每立方定额价是595.39元,其中人工消耗为7.44工日,钢筋含量88公斤。差异主要是在人工消耗量和钢筋含量,换言之施工难度系数的不同和柱与墙的配筋率不同。我们不能死扣定额,但我们应该了解定额的构成和定额的消耗量指标,这样才能避免套错定额。高套和小套,多套和少套同样是错误的,即便是审价人员虽然服务于委托方,虽然有倾向性,但应该本着公正和中立的立场正确套定额,而不能为控制和节约造价把应该算给施工单位的也扣掉或少算了,这也是违背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的。学术问题技术问题也应平等地探讨和争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异型柱结构技术规程 JGJ 149-200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青来.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 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3.
5.茅洪斌.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上海市建筑工程综合定额(九三).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5.
分享到: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小姐,你喜不喜欢吃青椒诶?”
现在明白了!
-